>>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情平台 > 方 志 成 华
看成都(131)丨不能忘却的灌县一笔

日期:2021-04-30

四川自古有着“千河之省”的美誉,1400条大小河流遍布这块西部的土地。虽有“千河之省”之谓,但其实水利资源时空分布并不均衡,人口密度较小的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和盆周山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和耕地集中的盆地腹部地区人均可占水资源却只到国际公认警戒线的一半,若水旱不能从人,非但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四川是农业大省),人们的生活、生命也会饱受威胁。

○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之前,若遇夏季连续暴雨,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的岷江水裹石携沙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后,环抱成都城的府河和南河由于河道狭窄,不能快速排洪,便冲上堤岸毁坏庄稼、房屋,甚至直接吞噬生命,洪水退却后淤泥积沙遍野,岷江东侧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直接的结果就是旱涝并发。再一点,往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这又是一项可能随至的大挑战。

历来治蜀者必先治水,这是自大禹以来就参透的道理。所以,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领民众“凿离碓,引二江,分注大小各堰”,通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以及百丈堤、金刚堤、人字堤几个工程主体,顺应岷江河床走势,引水从内外两江合理分流,解决了泄洪、排沙的难题。

两江从西北入成都城,然后在城南自西而东流过,市坊街区分布在河的东岸和北岸,成都因此获得稳定的水源供给、水运的便利,又免受河洪水泛滥入城的自然灾祸。即使有水灾发生,也只集中在沿河两岸。至于农业方面,宋范成大《离堆行》写:“自从分流注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可见一斑。

完善的河渠系统使成都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便实现了“水旱从人”,百姓无不受其利。有清一带成都北郊昭觉寺土地荒芜,无水利灌溉至不能种植水稻,也是先凿昭觉堰,后开石递堰,引都江堰水灌溉作业。

悠悠几千年,都江堰浇灌千万倾沃野良田,百姓感念李冰功德,自汉代就有祭祀李冰的活动,北宋年间官方正式将清明节定为都江堰特有的岁修节日“放水节”。每年秋天,都江堰即封堰停水,次年春天完成岁修,砍杩槎放水作为节日活动。但1950年的砍杩槎放水活动,却是非同往常。

1949年11月,第62军184师、185师、186师及新编独立师(由周祥初起义部队改编)随兵团调归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建制,执行解放贵州、云南、四川的任务。12月初,军属各部由驻地分两路兼程南下,越过秦岭,翻过岷山,沿途先后解放各县城,当时还称灌县的都江堰在1949年12月23日宣布和平解放。灌县解放的第四天,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四川也正式宣布解放。

○灌县人民恳请抢修都江堰的快邮代电

解放后的四川,百废待兴,首先摆在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1950年1月1日成立)面前的,就是一则过渡政府、温江县政府、省参议会、灌县政府等,以快邮代电的方式,给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成都军管会的致函。事关都江堰岁修。

都江堰自从经过叠溪海子决口形成了毁灭性破坏,虽经大修,但是并不彻底。1936年岷江出现大洪水,刚刚修复的堤堰各工程除鱼嘴外,再次全部冲毁。到1949年7月,岷江水位再次预警,宝瓶口水位飙升至18.8划(正常水位为13划),洪水过境,都江堰鱼嘴、飞沙堰、金刚堤、百丈堤、顺水堤、人字堤、外江河口等渠首工程尽皆被冲毁,洪流汹汹,外江黄家河心、秦家渡、陶家湾堤岸溃决。洪水冲入黑石河、江安河,灌区农田受灾14万亩。

彼时的国民党军队自顾不暇,无力岁修。因“稍有延误,次年春耕绝望……若不及时加紧抢修,明年内外江水旱之灾立现”(都江堰景区《解放军抢修都江堰记》),适才在1950年1月11日,有了前段所述快邮。当月16日,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都江堰岁修便正式动工。

○抢修都江堰前的誓师大会,1950年1月16日摄

○1950年春,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实则,在各方联合发邮敦促都江堰岁修之前,我党早就关注到了这一点,马识途《解放军抢修都江堰记》记:“一九四九年冬,我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解放川西。中共地下党派代表迎谒大军于西安,向贺龙司令员进言取蜀已不难,治蜀则非易,入川后,首在安定民心,而民心所望者,莫过于岁修都江堰。首长深以为是。”

是所以成都军管委尽管“财政困绌,仍拨银五万元”用于岁修。考虑到岁修衍期,比旧例晚了2个月,又调集解放军184师550团、551团、552团及部分师部直属人员共计1500人投入抢修工作(堰首枢纽工程因工作面窄,技术要求高,仍然沿袭惯例,由专业技工承包)。1950年3月底,都江堰岁修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

抢修期间,国民党军残部、特务、土匪、恶霸、旧乡保人员勾结在一起,欺骗部分群众,有组织、有预谋地发动了暴乱。2月5,反动势力向东岸的解放军开火,还企图砍断索桥。外江西岸也被其占据。2月11日,匪众又强抢仓库粮食、烧毁路桥中断交通、枪杀无辜百姓等。偏岁修工程又耽误不得,战士们只得一手持枪剿匪,一手操畚修堰

最终,在灌县零碎的反动暴乱声中,都江堰岁修工程按期完工。

1950年4月2日,新中国第一次开水典礼

1950年4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堰工讨论会在伏龙观召开。4月2日上午,按照传统习惯,都江堰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开水典礼。老照片中,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松柏笔直挺立于庆典舞台两侧,目光及远处是山,及近处是人山。鞭炮轰鸣中,成排的杩槎被砍倒,岷江水一路东去,流向广袤的川西平原。1950年7月底,在人民武装部队及全县武装力量、人民的配合中,暴乱也彻底平息。

都江堰,一个老生常谈的四川水利课题。历两千多年运行不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人类治水的典范,一直以来就深受关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后)从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地位方面展开论述,四川省一号文件即明确提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回溯历史,我们发现,四川解放后的一号文件,也是关于都江堰的——抢修都江堰。

联 系

我 们

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邮 编:610051

电 话:028-83266721、028-87704565